粮票本来是一种无价证券,但在改革开放后的十多年中,却有“第二货币”之称,甚至在某些年份中比人民币还坚挺。用它可以在所有的农贸市场以及商业街、商业点“买”到主副食品、水果蔬菜、日用百货、服装鞋帽、花鸟虫鱼、各式家具等几乎所有商品,可拿来文付修理钟表、皮鞋、提包等的费用,甚至还可拿来雇短工,请保姆。总之,人类赋予货币的职能,大都在粮票身上得到了体现。
上个世纪90年代,粮票是最广泛、价值最稳定的“中国第一票”。在当时北京某个大规模的粮票交易市场上,精明的粮票小贩算过一笔账:眼下粮票平议差价每50克0.3元多,居民换东西时占去0.1元,我们卖出时要加 “风险费”。因为,粮票有时可能窝在手里出不去,有时被工商局查到要没收,0.1元换进要 0.15元出手才划算。”
当时中国教授们的生活水平,既不是工资决定,也不是名望决定,而是粮票的数量决定。 北大中文系曹教授说:〝乡亲、朋友以及同学,凑了粮票和钱来⋯…当时是雨季,等那箱子到了北京,便裂了一个大缝,足以钻进一只耗子去。曹教授本是工农兵大学生,对他来说,上大学地位最高的待遇其实是,以后能够用每月配给的全国通用粮票接济家里。
一度在中国,人们宁愿要粮票也不愿用货币。在城市实行地方粮食统一配给制度,20世纪后半叶直到 90 年代,中国人食品的构成中,粮食(主食)多于副食、粗粮(玉米小水高粱米、灾害时期包括薯类)多于细桹(大米、面粉)、蔬菜类多于肉禽鱼蛋。多余的粮票,通常也充当硬通货,换取其他紧俏商品的专用配给票。
1986 年,因涨价而收入下降的城镇居民户占 1/5,因物价上涨而入不敷出的城镇居民占到 15%左右,人们的实际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
至于正教授之类的高级知识分子,按照当时外媒们的报道:按照当时的汇率,那时偷渡到美国的非法华人移民一天的日薪,就等于北京市一级教授一月的工资有余。
教授们唯一可拿来彰显身份的,正是粮票。正如一些作家所述,他们身上拥有几十斤全国通用粮票,可通过地区差价,换取一些较为廉价的消费品,比如电视机、布匹、糖果等。
整个20 世纪8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几乎家家都曾用节余的粮票和工业券去换取过日用品。因为他们手里的人民币实在太少了。甚至在粮票废除5年后,1998 年,中国教育的全部投入也只有109 亿,只相当于哈佛大学一年的收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教授们的粮票成了当时西方知识界的怪谈。而从此后开始,大批留美北大学生开始在美国居留,获得绿卡并入籍。整个北大,也被认讽为美国大学的预科。
在纷纷扰扰的票证时代,教授和粮票之间的瓜葛之深,是通常的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的。一本名为 《知识分子和人民币时代》的书,大部分和人民币实际无关,倒是票证占据了 2/3 的篇幅。粮票,从清末到 20世纪90 年代末,整整一个世纪都和知识分子有着不解之缘,并且成为一个特殊的中国市场行情报价现象。
1901 年,在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最后的大宗收入盐税抵押给列强。穷困之极的清廷滥发流通性不足的粮票,抵充政府人员薪资。学政下属的京师大学堂,财政拮据,一度以无人愿收的庚款粮票充数。在封建经济趋向解体的时代,清廷根本无力控制粮票的实体一—粮食的供求,自然是发得越多,贬值得越快。
抗战时期,粮食成为交战双方的军用物资。当时西南联大的教授们的不少工资也是以特殊的粮票形式供应的。例如某粮票博物馆中收藏的最大面值的粮票,就是1943 年国民政府安徽省财政局印发的。“43万斤”粮票,大概也可说空前绝后。直到1944 年,随着美军援助的面粉增加,每月上千斤小米的粮票才逐步消失。国民政府的粮票大多数情况下,也属于空头粮票。战时经济体制下,军粮运输也经常出问题,加之日寇封锁掠夺,粮票很少足值。
新中国成立后印制的大量粮票,据当时人回忆,主要是法币崩溃,投机商哄抬物价的结果。1949~1952 年,用粮食和粮票供给制度,人民政府迅速稳定了市场秩序。粮票大面积发行,成为一种硬通货,最兴盛的时期,正好是 20 世纪80年代。整个80 年代印制的粮票,就超过先前所有半个世纪粮票的数量。
事实上,中国的粮票本身,和西方国家常年保留执行的食物券和救济券功能相当,只不过,由于时代所限,人们不能客观地将两者分类。直到最近,北大的不少教授仍然误解性地将粮票看成是计划经济的一部分。
在2011年5月份,美国申领食物券的人数创历史纪录。美国农业部的数据表明, 当月,使用食物券的美国公民人数飙升至历史高位高达4580万人,也就是说超过美国人口的10%的人使用食物券。食物券使用最为频繁的地区是加利福尼亚州、佛罗里达州、纽约州以及得克萨斯州这些富裕州,诸如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快餐店是食物券最主要的需求者
根据凯恩斯以来修正的经济学理论,食物券或者说粮票,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的这类代价券,是被看成定额现金补贴的一类货币。换言之,将粮票看成是 “无价证券” 的说法是荒唐的。
更为一般地说,粮票和今天的食物券、购物券,本身并无任何差别。出现这种代币券,一般来说是货币流通的成本差异和商业制度导致,而与市场供求无关。
比如我们曾经大量发行的粮票,其实是改革前工商业制度、人民币的流通方式的镜像。改革前商业和工业生产往来,实行的是先计划,后分配的方式。在计划和分配之间,经常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一个不小的时间差,当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个时间差同样存在。
问题是,在最终消费环节零售上,市场能够最终靠价格信号,在不同的人们之间通过讨价还价,逐步缩小这个时间差。比如张三的粮票多了,可以大量购买粮食。但在计划下,这种信号是不存在的,即使粮票增多,按照定额分配的制度,他的粮票也是空头的死票,不能交换到粮食,最多只可以通过换购其他票证,转而购买粮食。自然中间由于换购的麻烦,必然增加成本。
即使是所谓通用粮票,和所有的食物券一样,由于使用上的不灵活,其流通成本总是高于货币本身。通用粮票的购买力,并不比本地粮票高,在使用的方便性上还要低于货币。
因为各地的产品都是计划执行,通用粮票的物质基础,仅仅是粮食计划中微不足道的机动部分。最后国家发行的通用票本身也成为粮票中的稀缺品,其价值甚至超过本身的购买力。
另一面,这相当于地方粮票的贬值,往往促使地方为了平衡进一步加大本地粮票和粮食的流通性。这就造成地方票慢慢的变多,越来越贬值,流通的次数越多,持有的成本也就越高,最终排斥所有的货币。
这种情势越演越烈,到20世纪 80 年代,地方票的流通性超过货币,中央票的流动性超过地方票,终于形成印制得越快流通率越高的现象,最终制造出一个庞大的粮票时代。
同样,在今天大量发行永久食物券的美国,也伴随着同样的问题,食物券甚至变得徒有虚名。更多的固定食物券被储蓄卡替代,而有着更高的货币购买力者往往更喜欢使用这一些食物券,因为在快餐店他们避免了找零的麻烦。
那是个粮食短期,物资匮乏的年代,发行粮票就是人民贫穷的现象,国家落后的现象
在生产还不发达,社会物资紧缺的时侯,票证制是人民生活基本权益的有效保障。
养殖棚被镇政府强制搬迁后500多只兔子死亡,男子多方反映获补偿5.5万元,遭副镇长举报寻衅滋事被抓
冯女士近日和记者说,他们家住许昌襄城县山头店镇蔡冯村,“我父母都是农民,父亲年过六旬,为人耿直。2023年,考虑到不便再外出打工,父亲就在村里承包了一块地,在种植的同时,筹措资金搭了一个大棚养殖兔子。”
律师称亮证女司机或面临拘留罚款,其丈夫作为消防员证件被非法使用,涉嫌违反工作纪律
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告诉九派新闻 ,男子的视频假如没有歪曲事实,在公共场所录制争执过程且内容客观真实的,属于合法取证行为。
“奔驰女司机亮证”风波:当地调查工作不够系统全面,舆论想听的是“她是谁”而非“她不是谁”
近日,防城港“会车遇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事件引发网民关注,舆论对“亮证女司机”的身份表示怀疑,并传言其是当地公安部门领导蓝某某。
【#女公务员为行骗让情人在局长办公室演局长】#四川dou知道 #深圳dou知道
王思雨和张子宇底线球经典,屡试不爽,再次得分。2025FIBA女篮亚洲杯(A级赛)三四名排位赛中国CHN-韩国KOR,深圳市体育中心体育馆(主馆),2025年7月20日。#张子宇 #王思雨 #中国女篮 #女篮亚洲杯 #杨力维
“亮证姐”处罚决定书泄露司机隐私信息,相关网站已做修改,公众号链接内仍保持原样
8月5日,八桂警察阳光执法网站上公布了广西防城港市公安局防城分局的一份公安行政处罚决定书,其中显示,“女司机亮证逼迫让路”当事人侯某某被处以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
宗馥莉“首战”输了?并没有!十个关键问题读懂宗氏子女18亿美元“信托纠纷案”
“宗家三兄妹”为原告,娃哈哈现任董事长、宗庆后之女宗馥莉为被告的18亿美元争产纠纷,有了新进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根据对此案的长期追踪观察,以及对43页香港高等法院判决书的详细分析,提炼出以下十个关键问题及回答。
速览- 网传“特朗普回怼梅德韦杰夫”的视频是伪造的。相关视频借用了今年6月特朗普在参加北约峰会前接受各个媒体采访的画面,视频的音频部分疑似使用了人工智能合成技术。
父亲家暴纵火烧死母亲,儿子坚持要求判父死刑,本人回应质疑:我也是受害人,复仇内核是对母亲的爱
正在工作的陈昌雨接到了一通电话,电话那头是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母亲的案子开庭时他曾去过那里。挂掉电话后,他下楼,点了一根烟,掏出手机,给母亲的微信里发了一条消息:“我给你报仇了。”
这种时候谁都不愿意趟这趟浑水,刘芳菲赶紧发声表明了自己和释永信只有过一次正常的工作交流,以求撇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