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作为区域和全球经济、文化、科技的核心枢纽,在治理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求解?
10月27日至29日,一场关乎城市未来的全球对线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首次走进中西部内陆城市,落户重庆。
这场由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国人居署、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活动,以“人民城市 智绘未来”为主题,汇聚全球智慧,探讨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
这场城市的盛会为何“锚定”重庆?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考量?又将为全世界城市发展提供哪些重庆智慧?读懂这样一些问题,对于交流“治城经验”、探讨城市愿景、形成未来共识颇为重要。
世界城市日是我国在联合国推动设立的首个国际日,也是联合国首个以城市发展为主题的国际日,其永恒的总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自2014年首个世界城市日设立以来,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分别走进上海、厦门等城市。今年,中国主场活动首次跨越东部沿海,落地中国中西部内陆城市重庆。
这一选择背后有着怎样的深意?住房城乡建设部计划财务与外事司副司长李喆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过去十年,我国城镇化率从约56.1%明显提升至67%,年均增速约1.1个百分点。其中,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率年均增长达到1.5个百分点,明显高于东部地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和城市发展能级大幅跃升。
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首落中西部,正是基于中国城镇化发展新格局作出的时代选择。
重庆,作为中西部内陆城市的典型代表,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战略地位重要、空间特征鲜明、规模体量巨大、城乡二元结构突出。
如何破局?重庆一方面坚持因地制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一方面坚持改革赋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十四五”期间,重庆非流动人口城镇化率从2020年的不足70%提升到2024年的72.14%。
通过世界城市日这场盛会,重庆将向世界多维度展示中西部地区在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就,为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提供坚实支撑。
作为全球唯一处于平行岭谷中的超大城市,重庆辖区面积8.24万平方公里,人口超3200万,为超大城市治理提供了天然的“样本”。
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重庆如何解题?重庆的创新实践,可概括为“双轮驱动”:一是“大综合一体化”改革打破体制机制壁垒,让治理从“各管一段”变“协同发力”。另一方面,以数字赋能重塑治理手段,让城市从“被动响应”变“主动服务”。
在体制机制层面,重庆组建起全国唯一省级层面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双主任”的城市治理委员会,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交通等关键领域,推行一体调度、一体治理、一体评价,汇聚形成综合治理合力,为破解“大城市病”开出“重庆药方”。
“大综合一体化”的治理理念,正深刻改变着重庆的城镇面貌:在永川区三教镇,执法人员口袋里的“首违免罚清单”,让执法有了温度。
对此,副食店经营者王先生感触颇深:“本以为占道经营要罚款,没想到执法队员帮我把货搬回店,还耐心讲解法规。”这种“拆违不拆民心”的执法方式,正是“执法+服务”理念的生动体现。
数字赋能则是治理手段的变革,在技术应用层面,重庆创设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
市级中心设置八大板块,建立“感知预警、决策处置、监督评价、复盘改进”闭环工作体系。目前已累计贯通应用340多个,超大城市设施安全运作、平安稳定风险管控等能力显著增强。
以“马路拉链”这一城市顽疾为例,江北区创新推出数字化解决方案:通过共享40余万条管线数据,实现关联性审批,使重复开挖整合率超过70%,占挖审批时间由法定20天压缩至5天。
江北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该系统运行后,道路占挖引发的群众投诉同比下降80%。”
在沙坪坝区,一座“数字孪生”城市正悄然成型。通过布设的物联网传感器,商圈实现了环境等数据的实时感知。当系统监测到某处树木有倾倒风险,平台将自动生成工单派发,附近工作人员即可抵达处置。
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选择重庆,正是看重这座城市为全世界城市发展提供的独特价值。
这座城市正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以此回应全世界城市面临的共同课题。
老旧小区如何闯出新路、焕发新生机?位于江北区观音桥街道的渝北社区这样作答。
作为全国首批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渝北社区围绕“宜居、宜业、宜学、宜养、宜游”五大维度系统推进,着力构建“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
如今,在这里,居民不想做饭时,下楼就能在社区食堂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闲暇时,还能参加社区夜校、健康讲座和手工制作等丰富的活动,生活便利性与幸福感显著提升。
城市边角如何蜕变成市民休闲好去处?重庆下足“绣花”功夫,用“小口袋”兜住“大幸福”。
在两江新区木桃路社区公园,曾经的荒坡焕发新生,服务周边10万余居民。红黄色跑道上,休闲跑步的市民三五成群;木质座椅上,老人边看火车边议论趣事;滑滑梯沙坑里,孩童堆着城堡言笑晏晏……
从老旧小区改造让居住更舒心,到轨道交通网络加密让出行更便捷,再到长江岸线修复让生态更优美……重庆通过城市治理,让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安全韧性等持续提升,山水之城的独特魅力愈发凸显。
两江新区木桃路社区公园吸引了不少周边居民游玩。第1眼TV-华龙网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本次活动将发布《重庆市城市自主贡献报告》等研究成果,以及《2025年世界城市日中国主场活动——重庆倡议》,为全世界城市研究者提供进一步探索重庆经验的窗口。
国内外城市代表、专业领域专家齐聚山城,围绕“城市治理现代化”分享治理经验,为解决城市发展共性难题提供借鉴。同时,聚焦创新、宜居、韧性、美丽、文明、智慧六大方向,让“重庆做法”与“国际智慧”碰撞融合。
活动特设的近万平方米主题展览,集中展示2015年以来全国城市建设的标志性成就,其中重庆展区将重点呈现超大城市治理、城市更新、生态修复等本土实践成果。
孩子们在两江新区木桃路社区公园内玩耍。第1眼TV-华龙网首席记者 李文科 摄
三条精心设计的参访线路,将带领中外嘉宾走进重庆的街巷社区:在市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感受数据如何驱动城市决策;在渝中区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体会城市更新如何留住文脉;在江北嘴江滩绿道,见证生态修复如何让“两江四岸”变身市民休闲空间。
从长江之滨走向世界舞台,重庆正以独特的山水禀赋和创新实践,向世界展示着美丽中国的城市样本。
这场盛会,不仅是对重庆超大城市治理的肯定,更是对中西部地区城镇化高水平发展的期许。
重庆的实践,正在为“人民城市为人民”写下生动注脚,为全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独特的重庆智慧。
让“世界城市日”与重庆这场双向奔赴,共同书写“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