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度政府采购意向公告(第1批)发布,《绵阳市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纲要》采购服务位列其中,这标志着《绵阳市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服务正式提上日程,这无疑是绵阳科技城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十五五”规划是在“十四五”规划收官、新的五年发展蓄势之际展开编制的,它将全面总结“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成效,为未来五年发展奠定基础、指明方向。
适应变化,把握机遇: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复杂多变,绵阳市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通过编制“十五五”规划,能认真分析外部环境变化,精准把握发展阶段性特征,更好地在复杂形势中找准发展定位,抓住重大政策机遇。
引领发展,凝聚共识:作为未来五年发展的宏观性、全局性、综合性、引领性蓝图,“十五五”规划将为绵阳全市上下提供共同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指南,广泛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科学技术创新成果斐然:2024年,绵阳国家级科研院所总数达20家,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长期保持全国前列、全省第一,位列中国科学技术创新竞争力百强榜第15位,连续2年上榜中国十大最具科技创新潜力城市,7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经济实力明显地增强: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44亿元,同比增长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6.7亿元,增长7.5%,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全省前列。
产业发展形态趋势良好:先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八大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1.1%、17.8%;现代服务业支撑有力,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1%,居全省第1位;现代农业稳步发展,粮食播面、单产、总产实现“三增”。
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在就业、教育、医疗等领域办成了一批实事好事,城镇和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3%、7%。
全面总结与分析:对“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成果做全面梳理,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所有的领域的成就与不足。深入分析外部环境变化,如全球经济发展形势、国家政策导向、区域竞争态势等对绵阳的影响。
精准把握发展特征:结合绵阳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等,准确判断当前发展所处的阶段,明确在经济结构调整、社会转型、科学技术创新等方面的阶段性特点。
研判政策机遇:重视国家重大政策动向,如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科学技术创新政策等,挖掘其中蕴含的有利于绵阳发展的机遇,为规划编制提供政策支撑。
谋划重大事项:研究谋划重大战略任务,如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打造成渝副中心等;确定重大改革举措,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创新;谋划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如交通、能源、产业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制定重大政策,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明确发展要素:科学提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结合绵阳实际确定发展目标,制定根本原则,明确重点任务、重点举措,布局重大项目。
政策先行,审批提速:四川省政府向绵阳下放部分省政府土地审批权,极大促进了审批效率,能吸引更多投资,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和项目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持。
项目谋划,全方面推进:2025年绵阳计划推动一大批重点项目落地,涵盖交通、电子信息新材料、生态环保、大学院校等多个领域,为经济稳步的增长提供强大动力。
产业升级,目标明确:全力推动电子信息、先进材料、装备制造、餐饮四大主导产业规模化发展,分别制定了达1400亿元、700亿元、540亿元、350亿元的目标规模。
教育创新,人才为本:西南科技大学争创国家“双一流”学科条件建设,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争创新一轮“双高计划”院校,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推动升本工作,为绵阳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绵阳在2024年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GDP)4344亿元,增长7%,这一成就反映了绵阳经济的稳健增长以及在科学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城乡融合发展方面的显著成果。
对于绵阳“十五五”规划(即从2026年至2030年),虽然具体的规划细节尚未公布,但能够准确的通过已有的信息推测其可能的发展趋势和策略。
1.打造国家级科技转化示范区依托中国科技城优势,建设中国科创特区,推动核技术应用、激光装备、电子信息等领域成果产业化,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
2.培育“专精特新”产业集群聚焦智能终端、新能源电池、机器人等方向,建设3-5个百亿级产业链,支持长虹、九洲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中小企业协同创新。
3.布局未来产业先导区抢占量子信息、空天技术、生物医药等前沿赛道,建设绵阳未来科技产业园,吸引国内外顶尖科研团队入驻。
4.建设数字化的经济融合试验区推动5G+工业互联网应用,打造智慧工厂标杆项目,支持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培育本土工业互联网平台。
1.构建“成绵渝1小时交通圈”推进成绵高铁提速至350公里/小时,规划绵阳至重庆高速铁路,加密城际动车班次。
2.启动城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规划轻轨或智轨系统,优先连接科技城新区、高新区与主城区,缓解交通拥堵。
3.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节点枢纽升级绵阳南郊机场为国际口岸,开通东南亚航线;完善皂角铺铁路物流基地功能,对接中欧班列。
4.实施“智慧交通大脑”工程整合城市公交、停车、物流数据,开发AI交通调度系统,推广新能源车充电桩全域覆盖。
1.设立“绵阳科技银行”联合金融机构推出科创企业专项贷款,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2.打造川北外商投资集聚区在科技城新区规划国际社区与产业合作园,重点吸引日韩、欧洲企业在半导体、环保技术领域投资。
3.推进“飞地经济”合作与沿海城市共建产业协作园区(如“绵阳-苏州科创园”),承接东部高端制造转移项目。
4.发行绿色基础设施REITs将涪江生态治理、光伏发电等项目打包上市,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绿色投资。
1.实施“教育强基计划”在科新区新设绵阳科技城大学,引入国内985大学绵阳高等研究院。新建10所义务教育学校,推进绵阳中学、南山中学等名校集团化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2.建设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引入华西医院合作办医,建设核医学诊疗基地;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推广“AI+居家养老”模式。
3.推进“全龄友好城市”建设改造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无障碍设施,建设社区托育中心、青年人才公寓和老年活动中心。
4.打造“涪江文化走廊”整合李白故里、两弹城等文旅资源,开发科技研学、红色旅游线路,建设绵阳大剧院和数字文创产业园。
1.创建“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推广建筑垃圾再生利用技术,实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全域覆盖。
2.实施“涪江生态修复工程”推进沿江湿地公园群建设,打造50公里滨水绿道,严控工业排污,恢复流域生物多样性。
3.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智慧农业,推广“梓潼蜜柚”“平武茶叶”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冷链物流中心助农增收。
4.推进“数字乡村”全覆盖实现行政村5G网络、电商服务站100%覆盖,培育乡村网红经济,培训万名“新农人”。
1.创建“智慧社区治理示范区”推广“一网统管”社区平台,整合政务、物业、医疗等数据,试点区块链技术实现公共事务透明化。
2.实施“新市民融入计划”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技能培训、租房补贴和子女入学绿色通道,建设多语言服务社区中心。
3.建立社会风险预警系统运用大数据监测房地产、金融、就业等领域风险,定期发布“城市韧性指数”。
4.推进“法治绵阳”品牌建设设立知识产权巡回法庭,打造西南地区商事仲裁中心,推广“AI法律顾问”进企业。
1.打造“中国科技文化之都”IP创办国际科技电影节,推出“两弹一星”主题沉浸式体验馆,设计科技城吉祥物及文创衍生品。
2.建设“书香绵阳”全民阅读网络新增100个24小时智能书吧,联动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设立“涪江文学奖”,设立绵阳李白诗歌节,绵阳欧阳修散文奖,“李子柒”短视频奖。
3.复兴老城历史背景和文化街区改造跃进路、马家巷等区域,保留三线建设工业遗产,引入非遗工坊和科技艺术展陈。
4.申办世界科幻大会借势《三体》等IP影响力,建设科幻主题公园,吸引全球科幻作家驻留创作。
1.设立“绵阳国际科技合作特区”争取外籍人才签证便利化政策,建设国际学校、医院和人才公寓,试点跨境数据自由流动。
2.共建“成德绵创新走廊”联合成都、德阳建立科创基金池,推动三地高校学分互认、仪器设施共享。
3.打造“东盟-绵阳产业合作园”重点对接越南、泰国新能源企业,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直播基地和东盟小语种人才培训中心。
4.开通“绵阳号”中欧班列专线依托长虹等企业出口需求,常态化开行电子信息产品专列,配套建设保税研发中心。
1.建设国家级应急产业基地发展防灾无人机、智能救援装备产业,联合川西北地区开展高原应急救援联合演练。
2.构建“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对燃气、供水管网实施AI监测改造,建立地下三维数字孪生系统。
3.推广“平战结合”人防设施将部分地下停车场、地铁站点设计为应急避难所,储备智能化生存物资供应链。
1.试点“科技城数字人民币应用”在科研补贴发放、技术交易等领域率先使用,探索跨境支付场景。
2.设立碳中和引导基金支持清洁能源、碳捕捉技术项目,发行西部首单蓝色债券(海洋生态保护)。
3.创建“供应链金融示范区”依托京东方、惠科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搭建产业链应收账款融资平台。
1.建设“氢能产业示范城市”利用本地化工副产氢资源,布局加氢站网络,推广氢燃料电池公交车。
2.实施“光电建筑全覆盖计划”强制新建公共建筑安装光伏屋顶,对老旧小区改造提供光伏补贴。
3.开发涪江梯级水风光储一体化项目在现有水电站周边配套建设风电、光伏和储能设施,形成多能互补系统。
1.推出“科技移民”特殊政策对顶级科学家实行“一人一策”,赋予团队组建、经费使用自主权。
2.建设“工程师之城”联合在绵科研院所开设卓越工程师学院,推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
3.实施“青年创客种子计划”为高校学生提供零租金创业工位,设立失败项目重启保障基金。
1.构建“卫星城反磁力中心”在江油、三台建设职住平衡新城,通过快轨连接主城区,分流人口压力。
2.开展“城市第五立面改造”对建筑屋顶进行绿化或光伏改造,打造空中花园和无人机物流起降点。
3.建设“垂直智慧农场”在高层建筑中试点无土栽培工厂,供应社区生鲜并作为科普教育基地。
1.推行“医保按疗效付费”改革对慢性病、癌症等病种试点打包支付,引导医疗机构提升服务质量。
2.实施“城市厕所革命2.0”新建智慧公厕集成应急充电、自动售货等功能,接入导航系统实时显示使用状态。
3.创建“全息健康档案”平台整合居民医疗、运动、饮食数据,提供个性化健康干预方案。
1.建设“元宇宙政务大厅”开发虚拟现实办事场景,实现远程跨国工商注册、政策咨询等功能。
2.试点“无人区城市管理”在科技城新区划定无人驾驶、无人机配送、机器人巡逻综合试验区。
3.开展“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对涪江全流域进行三维建模,模拟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对城市的影响并制定预案。
4.探索“四日工作制”试点在科研机构、创意企业试行弹性工作制,研究生产力与幸福指数关系。
注:以上是基于现有信息对未来绵阳发展的预测性分析,具体“十五五”规划的内容还需要等待官方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破防了!上海惊现狗狗麻辣烫,25一斤全是真肉,上海狗有福了!
成交!Shams:狼队老板同意以15亿美元出售森林狼&山猫100%所有权
美防长到访日本 日媒:日本必须避免成为中美竞争前线架隐形轰炸机现身印度洋 美军被指或大规模空袭伊朗
美防长到访日本 日媒:日本必须避免成为中美竞争前线架隐形轰炸机现身印度洋 美军被指或大规模空袭伊朗
森林狼双加时绝杀横扫掘金:约基奇61+11+10生涯新高 华子34+10+8
亚马逊限制部分 RTX 50 和 Radeon 9070 GPU 仅向 Prime 会员销售